(1)对于污染严重的汇水区应选用植草沟、植被缓冲带或沉淀池等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去除磁粒的污染物并减缓流速;应采取弃流、排盐等措施防止融雪剂或石油类等高浓度污染物侵害植物。 (2)屋面径流雨水可由雨落管接入生物滞留设施,道路径流雨水可通过路缘石豁口,路缘石豁口尺寸和数量应根据道路纵坡等经计算确定。 (3)生物滞留设施应用于道路绿化带时,若道路纵坡大于1%,应设置挡水堰/台坎,以减缓流速并雨水渗透量;设施靠近路基部分应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道路路基性造成影响。 (4)生物滞留设施内应设置溢流设施,可采用溢流竖管、盖篦溢流井或雨水口等,溢流设施顶一般应低于汇水面100 mm。 (5)生物滞留设施宜分散布置且规模不宜过大,生物滞留设施谬与汇水面谬之比一般为5%-10%。 (6)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结构层外侧及底部应设置透水土工布,防止周围原土侵入。如经评估认为下渗会对周围建(构)筑物造成塌陷风险,或者拟将底部进行集蓄回用时,可在生物滞留设施底部和周边设置防渗土工膜。 (7)生物滞留设施的蓄水层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来确定,一般为200-300 mm,并应设100 mm的超高;换土层介质类型及深度应水质要求,还应符合植物种植及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求;为防止换土层介质流失,换土层底部一般设置透水土工布隔离层,也可采用厚小于100 mm的砂层(细砂和粗砂)代替; 土工格栅按设计要求建筑过程 ⑴当进行基床的开挖按设计要求建筑时,只需按照一般基床的按设计要求建筑工艺进行按设计要求建筑即可。在本文中没必要多加描述。但是在基床开挖按设计要求建筑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基床开挖应确保满足设计和按设计要求建筑要求,同时在基坑中应做好防水和排水的措施,以减少水的没必要利影响。 当基床开挖平整压实完成,经过检测确保合格之后即可进行砂砾垫层的铺设,其厚度应控制在30cm。砂砾垫层铺设完成之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处理,垫层表面局部允许高度差应控制在10cm以内。 ⑵砂砾垫层铺设完成之后,即可开始进行土工格栅的铺设。首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层加筋格栅的裁剪,接着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铺设。 在坡面外格栅应预留出一定的长度以用于进行反包。在土工格栅铺设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是,土工格栅的受力方向应沿着纵轴方向进行铺设。土工格栅沿着主要受力方向没必要宜设置接头缝。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